正念練習有無引導語有何差異?正念減壓課程結束後,要繼續聽引導音檔嗎?張振興正念資深顧問解答-正念心QA #5

這個系列是整理 #張振興 老師,在正念的講座或課堂上,曾有學員問過的問題。
⬇️ 以下是今天的 QA #第5問 ⬇️

正念減壓課程結束後,正念練習要聽引導音檔嗎?聽或不聽有何差異?

在正念減壓第八周課程中,學生問:「老師,我在聽老師的引導進行練習的時候,覺得滿容易進入狀況。課程結束後,我可以持續聽引導音檔來做練習嗎?聽不聽引導音檔有什麼不同?」

覺察不是用眼睛看、不是用頭腦去思考,而是用心去感受

張振興老師的回答:

這八週課程的正念練習,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在學騎腳踏車,或學游泳一樣。引導音檔或引導語就像是我們學騎腳踏車時,後輪會加裝的 2 個「小輔助輪」,或是學游泳時使用的「浮板」。

一開始,這些輔助工具幫助我們保持平衡和穩定,讓我們更容易進入狀況,也能慢慢熟悉身心協調與流程,讓自己越來越上手。

隨著練習的深入,我們會逐漸變得更加熟練,就像學會了騎腳踏車的平衡技巧之後,可以把後輪的 2 個輔助輪拿掉一樣;學游泳時,當你能夠放下浮板後,你也會發現自己在水中更加輕盈自在,沒有了過多的浮力或阻力的束縛

因此,隨著正念練習的深入,我們也可以逐漸放下引導語,開始自己獨立進行練習,而不需要引導音檔。

放下引導語自己練習的好處

拿掉引導語的好處在於,你可以根據自己當下身心現況的不同需求,更靈活、更有彈性地進行調整練習的內容。

隨著練習越來越純熟,能夠更自如地掌握自己練習情境,就像騎著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,或是在沒有浮板的情況下自由游泳,更加靈活自如地融入當下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