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個系列是整理 #張振興 老師,在正念的講座或課堂上,曾有學員問過的問題。
⬇️ 以下是今天的 QA #第13問⬇️
#第13問: 為何不快樂的事總是忘不掉?
學員的提問
為什麼有些痛苦的、不快樂的事情,總是忘不掉?是因為那些生活經驗太深刻、太痛苦嗎?
振興老師的回答
這並不是生活經驗的問題,而是我們的大腦運作模式——大腦預設模式網路(Default Mode Network, DMN)。這是一種生存機制,幫助我們避免重蹈覆轍。
舉個例子,如果一個人曾經被蛇咬過,甚至目睹父母被蛇咬死,那麼他自然會更加留意周圍是否有蛇,以避免再次經歷類似的不愉快經驗。
正念的練習,可以幫助我們將注意力帶回當下,覺察「現在」身體的感受、呼吸等,進而中斷腦中對「過去」痛苦經歷的反覆回想。
假如你經歷了至親離世的悲傷,當然自己會哀傷,但也可以輕輕問自己:「要哀傷多久?」那個「痛」是存在的,但「苦」多久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。
接下來,我會教大家一個實用的方法——「STOP」,幫助我們在痛苦中找到轉換的可能。它有 4 個步驟:
- S – Stop(停下來): 停止當下的動作或思考,給自己一個暫停喘息的空間。
- T – Take a breath(深呼吸):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多做幾次深長的吸氣與吐氣,讓注意力回到呼吸的感受上。
- O – Observe(觀察): 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身體,留意現在的身體感受、心情,還有頭腦中浮現的想法。
- P – Proceed(繼續): 帶著覺察,選擇下一步的行動,而不是受情緒的自動化驅使。
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卻有效,這週回去後可以練習看看!